找回密码
 点击注册
搜索
查看: 17224|回复: 0

这是最上海的城区 拥有诸多上海原点的地方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9-8-17 22:26:0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这是“最上海”的城区,这是拥有诸多上海“原点”的地方


摘要:坚守“不辱门楣”嘱托, 对标“出发时”信仰信念,肩负起中心城区核心区特殊使命。


这是最上海的城区 拥有诸多上海原点的地方

这是最上海的城区 拥有诸多上海原点的地方

上海的金融业在这里发源,上海的城市历史在这里发祥,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起航……黄浦,被称为“最上海”的城区,拥有诸多上海的“原点”。

这是一份荣耀,更是一份担当。新中国成立70年来,黄浦人须臾不忘肩上的使命与担当。从解放初百废待兴中起家,如今黄浦经济密度为上海最高;带着沉重的历史负担,旧改始终被黄浦作为最大的民生与发展;坚守“不辱门楣”的使命,黄浦大力发扬红色文化,地区基层党建走在全国前列……

回望原点,是为了对标“出发时”的信仰信念。“黄浦要坚定追求卓越的发展取向,每项工作都要瞄准国际最高标准、最好水平,走在前列、作出表率,肩负起中心城区核心区应当承担的特殊使命。”区领导如是说。

外滩:“金字招牌”越来越亮

依江而建的外滩,是上海金融业的原点。

170多年前,外滩诞生了上海第一家银行;上世纪30年代,作为世界第三的国际金融中心,外滩被誉为“远东的华尔街”;百年来,外滩诞生了中国金融历史上100多个第一……

过去70年,外滩的金融基因被进一步激活与放大。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,外滩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巨变。


这是最上海的城区 拥有诸多上海原点的地方

这是最上海的城区 拥有诸多上海原点的地方

临江而立的老建筑迎来了新主人。众多外资银行以全新的姿态回归外滩,新建的各类国内金融机构和要素市场落户上海首选外滩……如今,黄浦区集聚了2000多家金融机构,持牌金融企业达580多家。上海13家金融要素市场,黄浦区囊括了其中的6家,外滩便是主要承载地。

外滩金融的影响力一路“南拓”。本世纪初以来,黄浦经历了两次“撤二建一”:2000年与南市、2011年与卢湾。每一次行政区域的撤并,让黄浦实现了“1+1>2”的效应,体现在外滩,便是金融辐射力的拓展。曾经担心空间载体稀缺、发展受限的外滩,有了拓展之地。拓展到南外滩,摩天大楼拔地而起,形成了“外滩金融集聚带”;拓展到世博浦西滨江区域,为金融业服务的各类专业服务业落地生根,形成了“黄浦外滩滨江高端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园”……这些都成为外滩金融发展的重要支撑。

站在历史新起点,黄浦人还想实现更高的飞跃。金融是黄浦区的核心产业、优势产业。“看清了自己的优势、特色在哪里,就要在增强内生动力上谋求新突破。”

历史经验证明,深化改革、扩大开放,是外滩金融实现飞跃的动力。今年,黄浦区发布了“黄浦扩大开放50条”,提出要打造要素流动与配置的全球枢纽,一系列创新制度正在加速落地……

“擦亮外滩金融这块‘金字招牌’,让黄浦经济的优势更优、特色更特、强项更强。”区领导说。

老城厢:“城市里子”精细妥帖

老城厢,位于黄浦环人民路、中华路以内区域,是上海城区的原点,承载着上海人的乡愁与文化;但也是黄浦二级以下旧里最为集中、居民居住条件最差的区域。老弄堂里的阿婆们走出弄堂,便是流光溢彩的南京路、淮海路;折回弄堂进家门,却是诸多隐忍与不适。


这是最上海的城区 拥有诸多上海原点的地方

这是最上海的城区 拥有诸多上海原点的地方

海沙尔摄

“面子”光鲜亮丽,“里子”也必精细妥帖。“旧区改造,一直是黄浦最大的民生与发展;‘全力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’,始终是黄浦党员干部最大的心愿。”区领导说。

上海旧改历史上的多个第一,都诞生在黄浦。1992年,位于打浦路上的“斜三基地”成为上海旧改中第一个毛地批租项目;2002年,黄浦在一家大医院的职工楼动迁中实行了第一个“阳光动迁”模式;2009年,建国东路390基地第一个试点了“征询制”“数砖头+套型保底”动迁机制……

随着近十年来旧改的大力推进,如今剩下的待改地块都是难啃的“硬骨头”;以创新破解这一“天下第一难事”,黄浦人始终走在前列。

去年,黄浦采取“市区联手、政企合作、以区为主”的旧改新模式,对最难的老城厢尚住在老旧房屋中的2.4万户居民启动征收,今年上半年完成了8000户,提前完成年度旧改目标,力度也是近10年来最大。到2021年,黄浦将基本完成老城厢地区大规模成片征收,同时结合城市更新与历史文脉保护,老城厢将呈现全新面貌。

黄浦对旧改的探索,远不只是动拆迁这一条路。城市更新理念的引入,更多地将历史文化保护和改善居民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。

上世纪90年代,新天地通过“整体规划、成片改造、分期开发、总体平衡”的首创性开发理念,让超过2万户居民动迁搬离,告别拥挤逼仄的狭小空间后,保留了原有石库门里弄建筑风格和城市记忆。随后,黄浦对思南公馆、外滩源、尚贤坊等里弄建筑,都采取了这一模式,大批居民改善了住房条件。

最近两年,对处在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旧式里弄房屋,黄浦又开始了一种更具“烟火气”的探索:聚奎新村的“拆落地”改造、承兴里的“抽户”改造、贵州西社区的“微更新”改造……让居民即便不搬离原址,生活也能得到改善。这又是一种创新。

一大会址:红色文化彰显城市荣光

黄浦区兴业路76号,坐落着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,一年接待客流突破百万。上海,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;兴业路76号,是共产党人出发的原点。

建设好、守护好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,黄浦使命在肩。“在新时代,黄浦要打造建党故事传播高地、建党精神弘扬高地,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,形成独树一帜的黄浦‘红色文化’。”区领导说。

红色资源被串珠成链,在大街小巷中追寻上海的荣光,成为旅游“新时尚”;红色剧目登上上海最好的舞台,隔一段时间就出新剧、好剧,场场爆满……这些都成了黄浦特有的文化现象。

共产党人的初心,是为人民谋福利。在党建引领下,黄浦区探索了一系列社会治理创新,形成了共治自治法治德治的社会治理新格局,营造了和谐的城区氛围。

1999年,源起一条脏乱差、无人管的小路,在五里桥街道诞生了党建引领下实现社区共治自治的“三会制度”。引导居民开展听证会、协调会与评议会,让居民的事情居民“说了算”。一个个合理诉求最终变成了现实,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。“三会制度”在上海各个社区复制推广,2017年被写入《上海市居民委员会工作条例》。

党建引领下的社会治理创新,已在黄浦基层遍地开花。在“三会制度”基础上,五里桥街道探索形成了“组团式服务、民主化管理、区域化支撑、群众性评议”加“工作保障机制”的“4+1”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方法;半淞园路街道首创了业委会联谊会、业委会的党的工作小组机制,实现党建引领为业委会“搭平台、定规矩、把方向”;南京东路街道首推“零距离家园”制度,在党建引领下将政府职能部门的服务送到老百姓身边……这一切指向,都是为了百姓的福祉。

新时代,大城市基层党建要有新作为。近年,黄浦做强“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”,做实商贸旅游、金融服务、文化建设、城市建设与管理、法律服务、医疗卫生六个专委会,大力探索了“区域化党建”的新品牌:在上海率先推进滨江党建,成立“金融外滩”党建联席会议,大力打造“文化思南”区域化党建品牌…… 去年,黄浦被中组部确定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区。

来源:上观新闻 作者:唐烨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点击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SiXiang.com 思乡思想

GMT+8, 2024-3-28 20:00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